2023年“3·15”期間,新華保險積極貫徹落實銀保監會關于開展2023年銀行業保險業“3·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的統一要求和部署,以“共筑誠信消費環境,提振金融消費信心”為活動主題,活動對象上更加注重區域、群體,提高消費者滿意度,活動形式上更加創新、更具有特色,增加活動吸引力,活動內容上充分聚焦、實用,突出針對性,進一步豐富教育宣傳場景,持續強化活動推動力度,精心策劃開展系列活動,與消費者一起共筑誠信消費環境,提振金融消費信心。
“3·15”期間,新華保險公司將加強消費風險提示力度,提高消費者消費風險意識,通過刊發系列“風險提示”,著力揭示金融詐騙本質,切實提升消費者獲得感。
第二期
遠離“代理退?!憋L險
維護個人合法權益
近年來,社會上出現一些公司或個人誘導消費者,委托其代理“全額退?!笔乱瞬⑹杖「哳~手續費 ,謀取利益的非法行為。這種行為不僅擾亂市場經營秩序,更嚴重侵害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可能導致保險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,資金安全受損,失去保障,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。
為提高老年人防騙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全力維護老年消費群體金融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,讓我們來關注老年人常見的消費金融風險。下面就讓我們與“新保俠”一起了解下非法“代理退?!钡奈:τ心男?,以及如何遠離非法“代理退?!钡南葳?,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非法牟利,增加消費者維權成本
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冒充法律工作者或業內專業人士,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或購買“退費退息維權”教程,通過預先支付費用方式收取高額“代理費”,“代理費”占“維權追回資金”的30%以上。除收取高額的“代理費”外,部分非法代理甚至通過掌握消費者的金融賬戶信息截留侵占資金,甚至唆使消費者向其他金融機構或網貸平臺再次貸款,進一步加劇消費者債務負擔。
非法使用,危害個人信息安全
非法“代理退?!币浴按怼泵x,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、通訊信息、家庭住址、金融賬戶等重要敏感信息,消費者個人信息存在被惡意使用、違法泄露或買賣等風險,如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信用卡惡意透支,辦理小額貸款或參與洗錢等犯罪活動。
非常手段,存在違法犯罪法律風險
“非法代理”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,編造貸款或信用卡等金融事項違規辦理事實,偽造證據材料,以消費者身份向相關部門舉報投訴或誘導消費者通過纏訪、鬧訪等不正當手段維權,消費者通過上述行為維護自身權益,存在涉嫌違法犯罪的法律風險。
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
理性購買保險產品,謹慎退保。在面對所謂“全額退?!?、“代理維權”等宣傳時,要保持高度警惕。
拒絕非法代理維權行為
通過正規渠道辦理退保,切勿簽訂代理維權退保協議。不輕信虛假承諾,拒絕參與違背合同約定、提供虛假信息、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。
防止個人信息外泄
注意保護個人信息,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,以免不法分子非法使用,遇到非法侵害時,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,保護自身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