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信3.15丨“新保俠”風險提示③:“養老投資”需要謹慎 遠離詐騙護好錢袋

更新時間:2023-03-17


2023年“3·15”期間,新華保險積極貫徹落實銀保監會關于開展2023年銀行業保險業“3·15”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的統一要求和部署,以“共筑誠信消費環境,提振金融消費信心”為活動主題,活動對象上更加注重區域、群體,提高消費者滿意度,活動形式上更加創新、更具有特色,增加活動吸引力,活動內容上充分聚焦、實用,突出針對性,進一步豐富教育宣傳場景,持續強化活動推動力度,精心策劃開展系列活動,與消費者一起共筑誠信消費環境,提振金融消費信心。

“3·15”期間,新華保險公司將加強消費風險提示力度,提高消費者消費風險意識,通過刊發系列“風險提示”,著力揭示金融詐騙本質,切實提升消費者獲得感。

圖片


第三期


“養老投資”需要謹慎

遠離詐騙護好錢袋


近年來,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,在巨大的養老需求面前,以“養老”為名的詐騙行為層出不窮,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閉塞、認知較弱等特點,炒作概念、虛假宣傳、設置陷阱,假意噓寒問暖、通過連哄帶騙的方式,讓眾多老年人上當受騙。

下面就讓我們與“新保俠”一起了解下“文旅市場”“藝術品收藏”“保健品”領域一些常見的養老騙局吧。


圖片

一、文旅市場常見的詐騙形式

1

低價旅游,強制消費沒商量

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以低價誘導老年人交費組團旅游,在騙取所謂的組團費用后直接消失,或者是導游與購物場所相互勾結,強制或半強制老年人高價購買假,或與質量不符的產品,不買不準離開。有些在旅游過程中,安排老年人參加保健品銷售講座,通過誘導手段,欺騙老年人不理性消費。

2

組團看房,買房投資兩不誤?

不法分子以“旅游看房”為名義,組織老年人前往某地參觀在建的“老年社區”、“養老基地”等,實際上這些不法分子與當地樓盤銷售人員私下串通,相互掩護,打著投資“養老項目”的旗號,許諾購房款中的一部分費用可以作為投資的原始本金,按月支付利息,房款交的越多每月的利息就越高,誘騙老年人“投資理財”。

風險提示

老年人消費者要學會甄別旅游機構是否正規,主動拒絕“不合理的低價游”,不要盲目的追求便宜,往往便宜的到最后卻變成“最貴的”。跟團旅游前,要與旅游機構簽訂正式的旅游合同,務必索取發票或是收據等憑證,以便事后維權。對自己不能辨別真假的物品謹慎購買,對收益高、回報快、不虧本的項目或產品審慎購買或參與。

圖片


二、藝術品收藏常見的詐騙形式

1

回購保本,收藏售賣不虧本

不法分子成立所謂的“鑒寶機構”或與鑒定機構合作,通過各種形式偽裝成較為專業的鑒寶機構,借“專家”之口故意夸大收藏品的價值,同時,安排專人做“托”,承諾“回購保本”,以高利潤欺騙老年人購買,然后以“可代為拍賣”為由,收取高額服務費,完成“局中局”詐騙。

2

古董撿漏,老舊物件升值快

不法分子在老年人聚集地擺攤,向老年人介紹自己是專門做老舊物件買賣的,很多東西都是從農戶家中、二手交易市場等地回收,甚至“自產”,向老年人消費者聲稱從這些老舊物件中淘到“古董”,并表示古董過不了多久就會升值,能賺不少錢,利用“以小博大”的心理,誘騙老年人花錢購買偽造工藝品。

風險提示

老年人消費者參與收藏品投資或者拍賣要到專業的公司或部門,切莫輕信電話、網絡、陌生人的推銷,謹防所謂“拍賣公司”、“藝術品公司”的詐騙陷阱,打消“用小錢賺大錢”、“淘寶撿漏”等想法,守住自己的養老“錢袋子”。


三、保健品騙局常見的詐騙形式

1

免費體檢,噓寒問暖套關系

詐騙團伙以免費進行體檢等幌子,博得老年人的好感,然后通過噓寒問暖的手段,進一步拉近與老人的關系,最終以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為由,通過虛假宣傳、夸大療效的方式向老年人高價銷售保健品。

2

免費送禮,小恩小惠套大錢

不法分子通過免費贈送雞蛋、大米、食用油等小禮品來博取老年人的信任,降低老年人的警覺性,同時充分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實施詐騙。

3

診療看病,妙手回春賽神仙

詐騙團伙冒充專家看病,稱自己是老中醫,利用老年人關注養生的心理,用“問診”、“治療”的方式歸結病因,進行虛假宣傳,稱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、藥到病除等等,再以高價兜售騙取錢財。

風險提示

老年人消費者要警惕各種以“免費”為名的保健品推銷活動和免費送禮,養成正確的就醫看病體檢的習慣,不要隨意相信所謂專家的夸張宣傳和有神奇療效的靈丹妙藥。


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,和女朋友坐公交车最后一排,免费网站2021年能用的,他温柔有力进入她